时间:2022-09-22 18:41:26 | 浏览:1202
作者:敬亭樵夫
庄严肃穆的气氛下,人们静静地围着刘文治老人的灵柩走着,向刘文治老人告别。躺在灵柩中的刘文治老人,面色安详,身上覆盖着旗帜。这位老人好像睡着了,人们都不想打扰她,连呼吸的声音都很低很低,人们迈的步子也很慢很慢,他们都想多陪伴老人一会,哪怕多几秒钟也好。
灵堂正中间,挂着一幅黑底白字的挽联:万里长征枪林弹雨垂青史,红军精神鞠躬尽瘁传后人,是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灵堂正前方,黄色和白色的菊花,簇拥着刘文治老人的遗像。
灵堂两侧,摆放着重庆各个部门敬献的花圈,四川通江县的有关单位和许多市民,也敬献了花圈。
刘文治1912年出生于四川省通江县一个贫苦农村家庭,1912年正是清王朝气数已尽之时,很多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战乱年代,广大农民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刘文治的家庭也不例外,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为了给下面的4个弟弟妹妹节约一点口粮,刘文治十几岁就到别人家做童养媳,挑水、浇粪、砍柴、打稻谷,刘文治干的是和成年男人一样的活。艰苦的生活,培养了刘文治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了刘文治顽强的毅力。
如果没有红军的到来,刘文治或许就会一辈子做农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养儿育女,终老死去。
1932年,在刘文治20岁那年,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一群军人。一开始,村里所有人都吓得往山里跑,刘文治也跟着往山上跑。但是慢慢的,村里人发现,这群军人和之前其他的军人不一样,他们看上去很正派,他们不会抢村民东西,还会帮村民砍柴挑水,买粮食会付钱。慢慢地,村民和这群军人开始融洽相处了。
刘文治在和这群军人相处的日子里,感受到了一股从未感受到的温暖。她的心中渐渐升腾起一种对军人的敬仰之情,心中对军旅生涯的向往也越来越热烈。
她瞒着家人悄悄报名参军了。她也要像这群军人一样,去帮助天下千千万万,像她这样苦难的同胞。
红军对刘文治的到来非常欢迎,把她编入妇女排,但由于女红军少,上级又把宣传并发展女红军的任务交给刘文治。刘文治工作起来也非常积极,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对红军的认识,在广大群众中宣传红军爱民助民的政策。在她的影响和带领下,短短两年时间,当地的妇女排就扩展到80人。
正当刘文治把工作干得风风火火之时,1935年,红军遭遇失败,被迫进行长征。刘文治所在的部队也加入了长征的队伍,正是在长征的路上,刘文治谱写了很多传奇的故事。
长征刚开始的时候,虽然刘文治并不理解长征的意义,但她有个想法,跟着红军走就会有希望,所以她带走了体弱多病的三弟,年仅13岁的刘文学。出于对弟弟的责任,长征的路上每天再累,刘文治都会想办法给弟弟弄点吃的。就这样,身体瘦弱、在路上还经常发病的刘文学,在姐姐的照料下,竟然走完了长征,成为传奇。
在进草地之前,也许是老天开眼,队伍撞见了一座盐山。从小学会做饭做菜的她,知道盐的重要性。由于行军匆忙,刘文治只得挖一块盐放在包里,便匆匆赶路了。
没有盐人就没有力气,在缺乏食物的长征路上,盐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刘文治没有把盐块分给大家,怕大家在饿极的时候,一餐就把盐块吃完了。而是每次在煮野草汤的时候,用刀片刮一点盐粉到锅里,让大家每天都能补充到盐分。
就这样,刘文治带领的80人的妇女排只有两人牺牲,这在减员严重的路上是非常罕见的。这是她创造的传奇之二。
在翻越雪山的时候,妇女排里有一个女战士叫张文,体质很弱,在爬山的过程中,走着走着就摔倒在雪地里,而刘文治一次次凭着顽强的毅力把张文扶起来。
爬过高山的人都清楚,在空气稀薄的高山上,消耗自己的体力去救另外一个人是非常困难和危险的,往往会让自己体力耗尽而威胁生命。
到了后面,张文实在是走不动了,刘文治二话没说,便把张文身上所有的行李都背到自己身上,还叫来另外一个干部一起扶张文走。
就这样,同样是两个瘦弱、饥饿、寒冷的干部,凭着对战士的一腔热血,硬生生地把张文拉到了山顶。
到了山顶后,狂风大作,雪花飘飘,战士们都累到了极限,大家都想坐下来休息一下。但是刘文治知道这样做很危险,她要求大家赶快下山,不得停留。
就这样,妇女排所有战士在刘文治的指挥下,连滑带溜全部下了雪山,无人滞留山顶。这是传奇之三。
多年以后,成为上将夫人的张文,念念不忘刘文治和另一名干部的舍死相助,她说:“没有刘文治她们的帮助,我是翻不了雪山的,我对她俩感念终生!”
刘文治在长征的路上,还曾救过一个小伙子,名叫谢长远。救完之后,大家都没有多想,便忙着各自赶路去了。甚至刘文治和谢长远后来,都渐渐模糊了对方的样子,但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让他们在长征胜利后再次相遇。
长征结束后,红军在甘肃进行休整,刘文治和妇女排战士,被安排到甘肃的一个服装厂工作。巧合的是,谢长远被安排当这个服装厂的领导,而且还配了一个警卫员。
当时刘文治和这个警卫员,同时看中一间干净的房子,两人为争这间房子争论起来。谢长远知道后,大方地把房子让给了妇女排,并批评了警卫员。这让刘文治心中对谢长远生起了好感,爱情的种子在悄悄地发芽。
后面两人在工作交流中,才回忆起在长征路上相助的往事,两人萌生了爱情。这是她的传奇之四。
1937年,在战友们的见证下,谢长远和刘文治终于走到了一起。虽然条件很艰苦,但他们过得很幸福,陆续生了4个儿女。
1989年,谢长远因病离世。2012年,刘文治老人100岁的时候,她向子女们提出了重回延安的愿望。在儿孙的帮助下,刘文治终于踏上了延安的土地。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江油市夜景 图片由江油市委宣传部提供川观新闻记者 蒲南溪 钟帆 祖明远看过江油市地图的人,都会注意到有两条南北向的“命脉”穿行而过——曲折一点的是通行于1958年的宝成铁路,相对笔直的是通行于2017年的西成高速铁路
当前,全国和省内疫情依然严峻复杂,为进一步做好通江县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省、市统一安排部署,结合通江县实际,经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研究,决定开展静态管理应急演练暨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封面新闻记者 谢颖11月29日早晨,四川巴中通江县涪阳镇境内发生一起事故,一辆驾校教练车与一辆小型环卫车迎面相撞,造成两车3人死亡。事故现场图片显示,两车车头毁损较为严重,教练车斜在路中间,环卫车系一辆小型货车,在巨大撞击作用下,车头翘起,
精品旅游线路小伙伴们周末你还在愁没地方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3条通江精品旅游线路与大家一起览通江山水之秀铸红色之魂、游康养之境助你们称霸朋友圈 01“红色记忆”红军文化体验游。线路包括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毛浴古镇、川陕苏区王坪
通江县启动棚户区改造征迁工作 有图有真相诺江镇的朋友们要特别注意啦近日,通江县召开了诺江镇棚户区改造征收动员会进一步安排部署今年棚户区改造征收工作大伙儿们一定很关心具体哪些地块将要被征收?征收补偿是怎样的?什么时候开始拆迁(完成拆迁)?小编
南江县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号)南江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于2019年8月23日表决通过:任命:何大宏同志为南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罗 丽同志为南江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免去:冉峥嵘同志南江县行政审批局局长职务;石朋菲同志南江县人民法院
南顿鬼修城的神话传说王明见河南省周口市下辖的项城市南顿“鬼修城”名称的来历与王莽赶刘秀事件有关,这里有一段流传一千多年的神话传说。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为了维护新朝政权,对起义军领袖刘秀日夜追杀,有一次刘秀率领一百多骑被追得三天三夜未曾休息。
演一出鸿门,温一杯新酒;论英雄豪迈天下归心。狂一次李白,弹一曲笙箫;望海棠花下浓睡消愁。三碗不走景阳岗,浔阳楼上敬杜康。桌上摆着一个留香空杯,将其倒置过来。见窗外清风吹走胡天的艳阳,清风之快,万玉无价。想当年与几友望月闲聊酒趣,记得浓香型白
作者|刘工昌一年前的2018年8月29日,全国工商联在沈阳发布了“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食品饮料行业中共有22家企业榜上有名。但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娃哈哈)排名再度下滑,全国排名已落至141名,而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
文末有招募素人体验师和故地重游活动哦~当我们掀开神秘的面纱,探寻这座金陵珍宝的真实底蕴。钟山高尔夫的的非凡魅力就如同一本著作,随时间逐渐浮于眼前。▍ 有一方天地,存于山水间 ▍“抬头黄绿相间,俯首满地金黄”。酒店隐于紫金山脚下,钟灵毓秀的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