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江县,源属巴賨,唐置壁州。百里崎岖,水路唯出,通江达海,以此易名。此地有物产精秀,风光旖旎。银耳惹露,花菇聚丛,空山黄牛漫食,罗村茶海飘香。一府三乡,文化灿烂,巴蜀之边城,川东之桃源。】在四川的东北部有一条雾露溪,多年以前曾有一对母女在...
【通江县,源属巴賨,唐置壁州。百里崎岖,水路唯出,通江达海,以此易名。此地有物产精秀,风光旖旎。银耳惹露,花菇聚丛,空山黄牛漫食,罗村茶海飘香。一府三乡,文化灿烂,巴蜀之边城,川东之桃源。】
在四川的东北部有一条雾露溪,多年以前曾有一对母女在此居住。母亲以打柴为生,艰难地抚养着女儿成长。女孩叫做银花,人如其名,温婉可人。她心地良善,待人亲和,乡邻们亲切称她为“银姑娘”。
在银花刚刚成年之际,母亲却因常年的劳累病倒了,大夫来看过,只又连连摇头离开。银花却不放弃,她一个人承担起了所有的生活,上山打柴,风雨无阻。人们常常看见她在雨天挑着用苫布遮盖的柴薪进城贩卖,回来时手中提着几个药包,她全身都被打湿,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可无论她试过多少办法,换过多少大夫,母亲的病依旧逐渐恶化。银花心中的绝望日益增添,但她感念母亲多年抚养,决意不弃。
七月的一天,阴雨霏霏,银花一个人进山打柴。她走进一片青冈树林,在一棵树下见到了一片白色的茸花,白里透亮,在雨丝的浸润下显得灵动而清新。她采了一片尝了尝,只觉满口清新。农家平日里也买不起什么补品,她便将此物带回家去给母亲尝新。母亲似乎也很喜欢这茸花的口味,银花见母亲开心,每次上山时都会留心,采一些带回家中。她给这种茸花取名叫“白耳”。后来她干脆砍一些青杠树放在自家院子里,白耳竟也能在木材上生长。
想不到这般吃了几次后,母亲的病竟有了好转,半年过去便奇迹痊愈了。这种白耳的功效渐渐传了出去,许多人都来寻求培植方法,银花也毫不保留,授技与人。白耳就这么流传开去。人们感念银花发现白耳的功绩,便将其重新命名为“银耳”。
这是一段关于银耳的传说,银耳的功效或许没有那么神奇,但它的确有着很高的医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在古代,银耳一直是十分珍贵的滋补佳品,而在所有的银耳之中,通江银耳可谓独占鳌头。
通江是中国银耳的发祥地,并且是公认的中国银耳之乡。在明代,通江银耳深受皇室喜爱,清朝时已是皇室指定贡品。在小说《红岩》中,白公馆的中美特务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通江银耳。
世人皆知通江银耳,但很少有人知道通江。在春秋战国之前这里属于巴人的属地,若往更早的时间追溯,或可追溯到賨人。如今达州有賨人谷,是賨人的活动中心。賨人骁勇善战,被誉为“东方的斯巴达”,通江与达州相邻,因此也有很浓厚的賨人文化。南北朝的西魏时期,最先设置诺水县,唐朝时改称壁州。前蜀王王建当年便做过壁州刺史。如今在通江县境内还有座巨石崖,名为王建崖,崖上刻有一座高达4米的王建石像,巍然站立,一副胜利之姿。中唐时期的诗豪刘禹锡也曾留下一首《酬元九侍御赠壁山鞭长句》,记载了壁州丰富优良的竹资源特产。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 局部
“通江”这两个字是后来改的,时间大致也在唐朝,这两个字源自于通河,通河是宕河、诺水河汇流而成的一条河流。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大都依水而生,通江城也临水而建。在方圆几百里中,只有这里能够借由水路通往南方,乃至通往川外,因此人们便称此地为通江,为“通江达海”之意。
这个远在四川东北角落的县城常常隐匿在人们的视线中,只有当提到“一府三乡”之称时,知情之人才蓦然想起,在那川陕交界处还有这么一处不染霜尘之地。
通江县是银耳之乡,这是其三乡之一。另外它也是溶洞之乡,红军之乡。这里属于喀斯特地貌,故而溶洞阴河奇多,这里有天下第一溶洞——中峰洞,清朝一县令还留下了“别有洞天”的遒劲摩崖。进入洞中,光怪陆离,那些千万年方能形成的钟乳就呈现在眼前,时间的沉淀给人以无尽的震撼。在诺水河风景区中,那些从未被人迹所抹去的自然山色令人动容,云来遮掩雾来锁,放眼一步一佳景。通江就坐落在这样一片绝美的土地上。
在通江县城的中心地带,有一片古香古色的建筑,碧瓦飞甍,颇为大气。这里从前是通江的文庙,但如门上高挂着一副匾额,其上题着“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几个金字,标示着此处厚重的红色文化。这一府三乡的“一府”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
1932年12月25日,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城,总部随即进驻于通江文庙,在长达两年半的驻守时间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曾中生在这里运筹帷幄,领导指挥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地方武装。在1932年至1935年的时间里,通江成为川陕红色革命的中心,无数的命令从这里发出。“三路围攻”和“六路围剿”被彻底粉碎,并且取得了空山坝大捷等一系列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通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地方。
在反川军军阀刘湘的 “六路围剿”中,成千上万的红军烈士牺牲在通江这片土地之上。他们用血肉之躯,筑成了胜利的地基。青山有幸埋忠骨,2012年,通江县整合了50多处红军散葬骸骨,建成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自建成之日起,这里便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我们一刻也不敢忘记,当下的宁静与和平是这些先辈们以鲜血换来的,它来之不易,自当珍惜。通江人自来便有这样的红色情结,每年的清明,王坪烈士陵园都人来人往,花团锦簇,寄托着人们的哀思。即便是平时,也有不少的通江人会自发前来此处吊唁,这种刻在人文深处的感恩是其他地方难以见到的。
通江地处偏远,因此通江人尤其重文,以文人为贵,家庭中若有一文人学士,门楣光耀。清朝通江县令王保厘为了资助寒士,自愿贩卖田产以作乡、会两试的路费。如今但凡有学子考得了好学校,家里人都会举办学宴,其盛况不亚于婚丧嫁娶。
除此外,通江人好歌也是这个县的特色之一。人民喜欢唱歌,而且大多与劳结合。放牛唱放牛歌,插秧唱薅秧歌,打渔唱打渔歌,背抬东西唱长声号子。做什么事也便唱什么歌。也有多人参与的对山歌,传情达意的望郎歌,歌声飘过一代又一代,一山又一山。从诺水河上方蜿蜒,融进历史之中,古道之上。伴随马蹄和驮铃,简直是世俗不染的音乐。
通江虽然偏远,但这里自来却是川陕要道。《舆地纪胜》记载通江县:“依三巴之旧域,控全蜀之左隅,后连延于秦陇 ,前迤逦于荆吴” 道光志记载:“北通兴汉,扼巴梁冲要;东下渝夔,拒蜀楚咽喉;万山环列,诺宕潆回。此形势之大凡也”。一个小小县城却罕见地有四条要道穿过。分别是东线的米仓道、荔枝道、汉壁道、洋壁道。
通江是米仓道重要支线,通江城便在米仓道东段的必经之路上。历史上的通江曾经叫做得汉城,据《通江县志》载,刘邦为保障前线补给,命萧何派兵到镇巴、通江一带建立粮晌转运基地,得汉城就是因汉王在那里储粮而得名的。意思是巴地保障了汉王的军需,才使刘邦得了天下,有了汉朝。
唐朝为杨贵妃开辟的荔枝道一度成为沟通南北的官道。这一条路从达州入川,很大一段都在通江境内。汉壁道和洋壁道较为偏僻。汉壁道是历史上南郑县至通江县之间的交通要道,属于广义的米仓道系统。这段路也被称为涪阳 路”或“汉中大路”,路上碑刻众多,历史厚重。至今还存有阎王碥栈道这一处天险。这里的栈道依山而建,其下便是湍涌的河流,十分险要。据说走在上面,就是一脚人间一脚地狱,能不能走过这条阎王碥全看造化。洋壁道的洋是洋州,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洋县,壁是壁州,也就是古代的通江。这条路便是连通通江与洋州,甚至长安的要道。
在这四条道上,不知有多少风云兴起,又有多少英雄落幕。无数马帮吼着穿山的歌谣,在深山中不知影踪。又有多少枪声在群山中回荡,消散时带来一个进步的中华。人们感恩过去,期盼着将来。
这是一座四川的“边城”,这座边城里有醉人的灯火,有迷人的川剧,有丰富的人文。从历史中走来,它却宠辱不惊,落入世外,如同一个尘封的世界,令人陶醉。而如今,它正在醒来……
七律·通江
▲ 局部
七律·通江
壁州山水遗世外,一府三乡人间少。
银耳照月钟灵秀,红军铸魂与同袍。
长空起歌借逸兴,古道连云见诗豪。
诺水千载无声处,一朝东风浡浪涛。
书法/杨君伟 文/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