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14:05:10 | 浏览:4118
四川在线消息(朱荣杰 记者 高启龙 史晓露)“石长江带着老婆回村咯!” 村民们议论纷纷。
石长江成为村里的“大新闻”。在城里当上门女婿10多年,从来没把媳妇儿带回来过。更让人不解的是,他们还要放弃城里生活,常住下来。
逆流,机会来了
对村民们的疑问和议论,石长江夫妇笑而不语。实际上,从繁华的县城回到村里,他也确实纠结了很久,两口子也争论了不少。但之所以能够“吃了秤砣铁了心”,就在于“机会来了”,“不仅有好政策,村里还通了水泥路。”见过世面的石长江当然知道机会稍纵即逝。
石长江回乡创业,村民们是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对他当年出走的原因,可是一清二楚——能在他乡找到媳妇儿。
“好个两扇门,山高路难行,多少好儿女,都成他乡人!”这是村里男女老幼都能说的顺口溜,也是村里的真实写照。第一次听说这个,着实让挂包帮扶该村的南江县公安局干部岳晓菊很是震惊。
黄峡村是南江县汇滩乡的一个行政村。三山夹两峡,幅员面积广,18.9平方公里的山沟里只有147户547人。偏僻封闭加贫困,村里不少男女青年找不到对象,“男的不能在家娶,女的不敢嫁出门。”村里原来80%的男青年都是光棍。不少年轻人,为了选择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都离开家乡安家。“男孩子到外地成为上门女婿后就很少回来,而家有女儿的因为招不来男孩子只有选择换亲或近亲结婚。”也因为近亲结婚,村里残疾人就有10多个。
像石长江这样的情况在村里还有不少,黄峡村第一书记赵军告诉记者,“村民赵学信家养的三个儿子都去了别的乡镇当上门女婿,留下赵学信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家。”
苦愁,都是没路惹的祸
如何让如此偏远贫困的山村如期脱贫,这让“接手”该村的南江县公安局感到“苦愁”。2015年初,南江县确定由县公安局对口帮扶该村,带领该村群众脱贫奔康。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再重的压力也要背。”经过一个多月的蹲点调研,调研组得出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黄峡村脱贫结论。
“喜的是村民们打心眼里想尽快脱贫,想尽快改变家乡的面貌。忧的是,村里的土货,比如村民们养的土鸡、土鸭都是自己消化掉,野生猕猴桃、野生板栗遍山都是但全部烂掉,没有任何经济效益。”南江县公安局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村里的交通极为不便。”
黄峡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路陡,村民出行全靠步行,运输物资全靠肩挑背扛马驼,赶一次最近的集来回就要走一天的山路,村民们最迫切的需要一条贯穿村子、连接场镇的公路。
路通,好事一桩又一桩
在多方共同努力和争取下,2016年5月,刘家河至蚂蚁子河坝7公里的村道公路硬化工程顺利完工。紧接着,南江县公安局又多方争取200余万元资金,完成蚂蚁子河坝至贵民乡的连村公路硬化工程,自此,黄峡村开始“内畅外达”,“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的困境彻底打破。
路通则百通,黄峡村开始悄悄生变。
去年以来,村里的好事一桩接一桩,“山上的野生板栗,仅3社就买出去了近4吨!”黄峡村村主任黄伟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村里的土鸡、生猪今年全部脱销,遍山的野生板栗、猕猴桃也都成了宝贝儿,被村民们捡了个精光装上卡车运了出去。
“我今年刚从山上捡的野生板栗、猕猴桃就赚了好几千块钱。”赵学信说,“如果路能早点通,我的三个儿子也不会全部去当上门女婿了!”
如今,黄峡村基础设施建设、新村建设、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工作正有序推进。不仅如此,不少村民见机而动开始发展起了产业,其中,就有42户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周转金和扶贫小额信贷发展药材种植、黄羊、巴山土鸡养殖,目前该村已培育了8户种养殖大户。
“以往只知道找到老婆就行,哪管它近亲不能结婚哦!”深夜,村民们结束农民夜校的课程陆续返家,夜校讲的是《婚姻法》,“明白了近亲结婚违反《婚姻法》,同时是造成村里那么多人先天性残疾的元凶。”村民朱传如收获满满。
【川观快评】
一条路如何激活脱贫“一池春水”?
南江县汇滩乡黄峡村是个地处深山的典型贫困村,村里自然资源之匮乏,出行条件之困难,村民意识之落后是客观的存在,要让这18.9平方公里的土地、147户547人如期脱贫,充满希望,难度不言而喻。
有困难不能回避,有难度的事情办成了才能算是有高度,才能更有成就感。再硬的骨头也要啃,再高的山峰也要攀。但是,在“下嘴”“抬腿”之前,需要“解剖麻雀”,找到致贫之因和祛病之方。对口帮扶单位通过蹲点调研,找到了破解黄峡村贫困的“药房”,化解了黄峡村民世代贫困的“死穴”,做到了精准。
助力黄峡村脱贫的过程中,没有看到有惊天动地的巨大投入,也没有看到黄峡村一夜间“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巨大变化,一条路也并不能满足所有村民们的所有愿望。但我们看到的真实是,一条路确实解决了村里和村民面临的许多现实困境,也确实给村里和村民们带来了外在的气息和思想的冲击,一池春水被激荡,多元活力被催发,不得不说,这条路不仅是出行之路,也是致富之路,希望之路。
黄峡村的贫困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村民的幸福未来却不能辜负,脱贫攻坚不仅要精准,还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系统推进。能把每一件好事办好,每一件实事办实,黄峡村的悄然变化定能生发质变,明天也一定会“涟漪阵阵”、幸福满满。
长泰区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督查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由区纪委监委和区委组织部组建9个督导组分赴乡镇(场、区、办事处),采取“点”上看、“线”上督、“面”上听等方法,在关键时刻和防疫一线考察识别村(社区)“两委”干部,引导全区广大村(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10月17日-20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吸引了众多关注。位于三门峡渑池县境内的仰韶村,百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这
“真是太感谢了!在马村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多次沟通和协调下,让我家‘滞销’的鹌鹑蛋变得很‘畅销’。如今,已全部卖出去了。”近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张氏养殖专业合作社张国成喜笑颜开,为马村区农业农村局疫情之下心系农户、用实际行动维护农畜产品
信件内容: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红眼川乡霍家坡村的移民问题,周边别的村早都已实现移民,最早的已经移民已有10年左右了,红眼川就剩霍家坡村一直都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也没有收到任何通知,不知道到底移民吗?要移民的话具体什么时候移民?回复部门:离
泽州探路:乡镇道路城市化管理如何兼容? 2018年 5月8日,泽州县人民政府下发了一个通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则通告的主要内容是:泽州县将对南村镇、金村镇、巴公镇实行城市化交通管理。 “对乡镇道路实施城市化交通管理,行吗?”有人提出异
近日,陕西榆林横山区多个村的村民反映,2014年,政府要求横山区撤并160个800人以下的行政村庄,直到2018年才开始行动。在撤并过程中,又由于种种原因,有36个行政村没能撤并。最关键的问题是,陕西省民政厅已经撤销了这36个村庄的统一社会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 高增平)8月19日,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在中国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开幕。各类酒行业协会代表、名酒企业、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云集山西汾阳,共话酒业发展。吕梁借助“杏花村酒博会”这一舞台,按照“以酒为基、以旅
黄花梨还要看它的品质以及它的来源,具体的雕刻程度等综合价值来看,网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话“黄金换木头”,这件事在网上发生过,确实发生过。是在07年的时候,有一家红木公司推出一个活动,你家里面只要有海南黄花梨做的木头,无论是啥,无论做成了什么,1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22日消息(记者 李波)12月21日,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墨桥村委会西湖村村民黎先生反映,一张锁在宗祠里黄花梨桌不见了,其称该桌为祖传之物,估价不菲。经村民报警,辖区红旗派出所已受理该案,展开调查。黎先生
导读: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发现他家的家具古朴古香,淡雅别致,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些家具是一种珍贵的木材,这种木材叫黄花梨,也有人叫它海南黄檀木,这种木材的最珍贵之处,就在于它生长速度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而且还散发